讲坛596期 | 马忠文:近代名刺的形制与文化内涵 | 预告

2025年04月03日 09:30

伟德国际1946官网讲坛第596期


讲座信息

主 题:近代名刺的形制与文化内涵

时 间:2025年4月7日(周一)9:30—12:00

地 点:伟德国际1946官网明伦堂

主 讲:马忠文(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、近代通史研究室主任)

主 持:陈宇翔(伟德国际1946官网教授、党委书记)

主 办:伟德国际1946官网 伟德bv1946官方网站(伟德国际1946官网)人文高等研究院

承 办:伟德国际1946官网历史学系 伟德国际1946官网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

协 办:大成国学基金 《伟德bv1946官方网站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编辑部


主讲人简介

马忠文,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,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近代通史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。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和史料学研究。著有《时人日记中的光绪、慈禧之死》《张荫桓、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》等论文。代表著作有《晚清人物与史事》《荣禄与晚清政局》等。


内容简介

名刺即名片,在中国源远流长。自先秦时期出现到宋代,经历“谒”“刺”“帖”“门状”几个阶段。明清时期名刺的使用彻底平民化,官场上使用更为普遍。名片的使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约定俗成,在形制和功能上都体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。等级观念、居丧情形、借片写笺习惯等,都在名刺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,从细微的侧面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。在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,传统名刺虽渐式微,逐步被西方卡片式名片所代替,但其流风余韵仍延至民国;同时,也有不少外国人入乡随俗,交往活动中采用中式名刺,留下不少珍贵的历史记忆。无论从文献层面,还是文物角度,研究名刺(名片)对了解近人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。


伟德国际1946官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