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露

姓名

余露

职称

副教授

研究方向

中国近代思想史、学术史,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

电子邮箱

yulu777654@163.com

办公地点

胜利斋217

余露,1986年12月生于湖北英山。本、硕、博分别就读于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,先后获文学学士(2009)、历史学硕士(2012)、历史学博士学位(2016)。2016年9月入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专职科研岗,2017年3月入职伟德国际1946官网。现为伟德国际1946官网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

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近代思想史、学术史和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。承担课程包括中国近代史史料学、中国近代学术史、晚清民国思想史、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等。



(一)著作

《近代中国“世界”观念研究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5年。

(二)项目:

1.主持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《近代中国“世界”观念研究》,项目批准号:18CZS035(已结项)

2.参与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《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》,项目批准号:17ZDA202(已结项)

)论文:

1.《清季民初世界语运动中的“世界”观念》,《学术研究》2015年第3期。(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5年第7期全文转载;《历史与社会》2015年第2期收录;修订版收入桑兵、关晓红主编:《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·中外编: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0年)

2.《虚实互用:洋务运动时期的“天下”“地球”与“世界”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17年第4期。(修订版收入桑兵、关晓红主编:《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·概念编: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21年)

3.《再现思想的纵深与互动——读郭双林<“甲寅派”与现代中国社会文化思潮>》,《民国研究》第32辑,2017年秋季号。

4.《<春秋>三世说与“世界进化”》,《中国经学》第22辑,2018年。

5.《“世界”一词古代运用的演化轨迹及与近代转变之关系》,《人文杂志》2018年第8期。

6.《“世界知识”与“世界观念”:清季民初的一种话语权势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8年第11期。(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;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;《新华文摘》2019年第7期论点摘编)

7.《变动中的紧张:甲午前后中国人的“世界”意象》,《暨南史学》第19辑,2019年。

8.《1900年前后中国人的“世纪”情结与“世界”想象》,《复旦学报》2021年第1期。(《历史与社会》2021年第1期收录;《社会科学报》2021年3月25日摘录)

9.《工业、体育与民众:“加油”的社会文化史》,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》2021年第11期。(朱钊沅为第二作者)

10.《虽柔亦刚:“孔颜乐处”的近代旅行》,《国际儒学》2022年第2期。

11.《清季的“世界史”认知与文明力较量》,《学术研究》2022年第11期。(《新华文摘》2023年第8期论点摘编;《社会科学文摘》2023年第4期转载)

12.《古今悬隔与历史是一整个》,《史林》2023年第4期。

13.《清季十年的“世界大势”论与辛亥鼎革的驱动力》,《学术月刊》2024年第2期。

14.《历史上的战争与战争中的历史:全面抗战时期的鸦片战争诠释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24年第3期。(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24年第6期全文转载)(贾望平为第二作者)

15.《从“欧战”到“世界大战”:一战在华反应的思想轨迹与影响》,《开放时代》2025年第2期。

(四)资料整理

1.黎锦彝《东游日记》,《近代史资料》第151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5年7月。(薛宸宇为第二整理者)